清廉建设
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2023年度清廉建设工作总结
返回列表
发布时间:2023-12-30

2023年,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也是“八八战略”实施20周年。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(以下简称“人才”)在这一关键历史节点,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坚决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纵深推进清廉浙江建设的战略部署。研究院将清廉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、战略性、全局性的系统工程来抓,将其深度融入人才理论研究、政策咨询、内部治理和队伍建设的全链条、各环节,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,为打造全国一流人才发展研究高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“廉”动力。

一、 强化政治铸魂,构筑坚如磐石的清廉思想防线

人才院清醒地认识到,人才研究工作是政治性、政策性极强的学术活动,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。我们始终将政治建设置于首位,以此为清廉建设的“根”与“魂”。

(一)理论武装入脑入心,把稳思想之舵。人才院系统制定了年度政治理论学习计划,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,以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为载体,构建了多层次、全覆盖的学习体系。全年组织专题学习会15场,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、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人才工作、科技创新和廉洁文化的重要论述。我们不仅要求读原著、学原文、悟原理,更强调结合浙江实际、结合人才工作实践进行研讨真正实现了理论学习从“被动接受”到“主动思考”的转变,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。

(二)纪律教育警钟长鸣,划清行为底线。我们坚持教育在先、预防在前。新入职员工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和考试注重用“身边事”教育“身边人”,深刻剖析科研领域、高校系统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例,特别是虚报冒领科研经费、学术造假、评审评估中的请托关说等问题,让每一位研究人员知悉“红线”何在、“雷区”莫入,真正做到心有所畏、言有所戒、行有所止。

(三)政治生态持续净化,涵养清风正气。人才院领导班子认真落实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,所有重大事项均经过集体讨论、科学决策、全程记录,杜绝“一言堂”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,高质量召开了年度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,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大家坦诚相见,直面问题,达到了“红脸出汗、排毒治病”的效果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研究院内部逐步形成了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、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、干干净净的学术关系,一种崇廉、尚实、遵规、守纪的政治生态成为研究院最厚重的底色。

二、健全制度笼子,打造严密规范的清廉治理体系

制度是遏制腐败最有效、最持久的手段。研究院致力于构建一套内容科学、程序严密、配套完备、有效管用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,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。

(一)精准排查风险,靶向施策。年初,人才院开展了全方位的廉政风险点大排查活动。各科室、各项目组对照职责权限和业务流程,自上而下、自下而上地全面梳理,最终精准识别出8大类25个具体风险点。主要包括:科研项目立项评审中的主观倾向性和人情干扰风险;横向课题经费管理与使用中的虚列支出、套取资金风险;人才评价与政策评估中的标准不透明、结果失真风险;学术成果发表中的署名不规范、数据造假风险等。针对这些风险点,我们不是“大水漫灌”,而是“精准滴灌”,逐一制定了防控措施,责任落实到人。

)强化数字赋能,智慧监督。积极探索“制度+科技”的监督模式。人才院内部将课题申报、请假出差、用品申领等审批事项全部线上化,不仅提高了效率,更重要的是留下了完整的电子档案,便于审计和监督,让权力运行处处留痕、事事可查,有效压缩了自由裁量权和“暗箱操作”的空间。

三、深化作风建设,营造崇廉拒腐的清廉科研环境

作风是形象,更是力量。研究院将作风建设作为清廉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,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,倡导淡泊名利、潜心治学的优良学风。

(一)大力整治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。全年领导班子成员下沉地市、高校、企业调研超60天,切实为基层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。坚决砍掉不必要的会议、文件、填表报数,能合并的会议坚决合并,能线上召开的绝不线下聚集,切实为科研人员“松绑减负”,让他们能够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,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分析中去。2023年,研究院内部会议总量同比减少了15%,各类报表填报事项减少了30%,获得了研究人员的一致好评。

(二)鲜明树立实干实绩导向。在职称评定、绩效考核、评优评先中,坚决破除“唯论文、唯职称、唯学历、唯奖项”的顽瘴痼疾,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决策影响力、学术贡献和社会价值。对于在重大战略咨询、核心政策起草、破解人才发展难题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,予以重奖和大力宣传。这种导向极大地激发了研究人员“把论文写在浙江大地上”的热情,潜心研究、追求卓越、贡献才智在研究院内蔚然成风。

(三)构建“亲”“清”有为的政商、政学关系。研究院作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,与政府部门、市场主体联系密切。我们鼓励研究人员在遵守纪律规矩的前提下,大胆与各方面专家、企业家交流交往,获取一手信息,听取真实声音;同时,坚决杜绝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、礼品、礼金,严禁利用咨询评估之便为个人或单位谋取不正当利益。这种“亲”而有度、“清”而有为的关系,既保障了研究的客观性和独立性,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重和信任。